UpdateTime:2017/7/13 15:15:43
馬尼拉港(PORT OF MANILA 港口代碼:PHMNL)位于菲律賓(全稱:菲律賓共和國 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呂宋(LUZON)島西南沿海巴石(PASIG)河口兩岸,瀕臨馬尼拉灣的東側,是菲律賓最大的海港。它是菲律賓的首都和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馬尼拉港(菲律賓:Pantalan NG Maynila)是指處理在港的海上貿易功能的集體設施和碼頭,服務于馬尼拉區。它坐落在馬尼拉的港區和通多區,面臨菲律賓的馬尼拉灣。這是最大和最重要的國際航運門戶的國家。在菲律賓港口管理局,政府擁有的公司來管理馬尼拉港和大部分在國內的公共港口。它由3個主要設施即馬尼拉北港,南馬尼拉港和馬尼拉國際集裝箱碼頭。
簡介
馬尼拉是菲律賓的首都和全國政
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早在16世紀就成為著名的商港,別稱小呂宋。這里集中了全國半數以上的工業企業,主要工業有制糖、榨油、碾米、紡織、肥皂、印
刷、食品加工、制藥、卷煙等,還有卡車制造及小型鋼廠等。還集中了全國1/4的高等院校,其中包括菲律賓大學、圣托馬斯大學及遠東大學等。港口離國際
機場
約8km。
早在16世紀就成為著名的商港;。這里集中了全國半數以上的工業企業,主要工業有制糖、榨油、碾米、紡織、肥皂、印刷、食品加工、制藥、卷煙等,還有卡車
制造及小型鋼廠等。還集中了全國1/4的高等院校,其中包括菲律賓大學、圣托馬斯大學及遠東大學等。港口離國際機場約
歷史
馬尼拉港和地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菲律賓群島的西班牙和前西班牙統治。據記載,馬尼拉和菲律賓已經與大多數周邊國家的貿易關系,至少早在第9至12世紀。主要貿易伙伴包括中國和日本,有關系的印度通過的地區,現在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控制的港口處理的貿易主要是與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與墨西哥,與阿拉伯國家,并直接由西班牙從16世紀到19世紀中期港口被打開,所有的貿易船。在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軍隊之間在馬尼拉灣發生過馬尼拉灣戰役,1942年日本侵略勢力圍攻并且占領柯里基多島。
位置
海灣入口為19千米(12英里)寬,擴展到48公里(30英里)的寬度。馬里韋萊斯,在省巴丹,只是北部入口內的錨地,是原來卡維特海軍基地的位置。在海灣兩側是火山與突破峰值熱帶植物。距離40公里(25英里)的北面是巴丹半島,南面是甲美地省。
氣候類型
該港屬熱帶季風氣候,盛行東北風。年平均氣溫為27℃,最高達32℃,最低為23℃。年霧日有15天,夏、秋多臺風,雷雨日有46天。全年平均降雨量達2000mm。屬半日潮港,平均潮差為1米。
港口資料
馬尼拉 (Manila)
港口性質:海灣河口港、基本港(C、M)
經緯度:14°35′N,120°58′E
航線:東南亞
本港有南港、北港及國際集裝箱3個港區,主要碼頭泊位有26個,岸線長達2931米,最大水深11.6米。裝卸設備有各
種岸吊、龍門吊、浮吊、集裝箱吊及滾裝設施等,其中岸吊最大起重能力達80噸。另有海上泊位系船浮筒6個,最大水深15米。港區倉庫面積達64萬平方米。
國際集裝箱碼頭為外貿專用碼頭,港口設施現代化,集裝箱吞吐量增長迅速。1993年集裝箱吞吐量達118.2萬TEU,比1992年增長10%,名列世界
第21位。主要出口貨物為大麻、食糖、椰油、煙葉、酒精、椰干、皮張、菜油、木材及三合板等,進口貨物主要有機械、紡織品、食品、藥品、石油、水泥、大米
及雜貨等。馬尼拉的進口貨物約占全國進口貨物的4/5。
設施
馬尼拉北港
馬尼拉北港(海港代碼:PHMNN),占據一個53公頃的區域通多,馬尼拉和馬尼拉北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有7個碼頭,即碼頭2,4,6,8,10,12和14.北港是通過徑向路10.現代化港口設施的公路四通八達涉及重型設備,疏浚作業,信息技術,集裝箱碼頭擴建和最近完成的收購北港客運碼頭,可容納更多的乘客,拉動旅游在國內,并更換舊的碼頭。
統計
|
年
|
貨運噸位
|
集裝箱吞吐量
|
乘客
|
2010
|
17207751
|
16146329
|
821983
|
2011
|
17806136
|
18442473
|
728662
|
2012
|
19402011
|
19174424
|
766942
|
馬尼拉南港
馬尼拉南港(海港代碼:PHMNS),坐落在一個80公頃的港口設施港區,馬尼拉和亞洲成立運作碼頭,有5個橋墩就是碼頭3,5,9,13和15可訪問通過博尼法喬驅動路上有位于碼頭13和15分別是伊娃·馬卡帕加爾·超級碼頭之間的客運碼頭。還設有為主要樞紐2GO渡輪公司。截至2014年4月29日,管理層已經安裝了新的利勃海爾岸吊增加馬尼拉南港的效率。
統計
|
年
|
貨運噸位
|
集裝箱吞吐量
|
乘客
|
2010
|
40816716
|
12958525
|
1004780
|
2011
|
44067826
|
12612780
|
816839
|
2012
|
40317702
|
11130626
|
161,500
|
馬尼拉國際集裝箱碼頭
馬尼拉國際集裝箱碼頭(海港代碼:PHMNL)是通過操縱國際集裝箱碼頭服務公司,是亞洲主要港口城市之一,是菲律賓最活躍的港口之一。它位于馬尼拉北港和馬尼拉南港之間,可以通過公路通過MICT南接道進行訪問。2011年,馬尼拉國際集裝箱碼頭中排名第38位全球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的名單與集裝箱運輸(326萬TEU)。落成于2012年7月7日,6號泊位開始全面運作可以增加港口的年吞吐能力450,000TEU‘S。
統計
|
年
|
船數
|
貨運噸位
|
集裝箱吞吐量
|
2010
|
1942
|
32225795
|
18266554
|
2011
|
1941
|
34377129
|
18689936
|
2012
|
1,862
|
34345059
|
19966465
|
港口經濟
2005年吞吐量為2,625,148TEU, 比上年增長0.3%, 世界排名第三十三位。
馬尼拉國際集裝箱碼頭是馬尼拉港的主要碼頭,2005年的吞吐量為120萬TEU,增幅低于1%。馬尼拉國際集裝箱碼頭正在進行堆場擴建和設備更新,擴建后其吞吐能力有望達到150萬TEU。2006年底將另新建一個300米的碼頭,可增加吞吐能力30萬TEU, 預計將于2015年完成。 馬尼拉國際集裝箱碼頭正在把12.5米的水深疏浚到14.5米,以便大型船舶進出航道。
通過收購P&O的股份,由
迪拜世界港口獨家經營的亞洲集裝箱碼頭的吞吐量為64.4萬TEU,預計2006年的吞吐量將增加到68.4萬TEU。
亞洲集裝箱碼頭配置了2臺場地龍門吊、8輛集裝箱拖車和一輛集裝箱鏟車。馬尼拉港和中國山東煙臺港之間開辟了一條快速航線,以便促進兩地經濟的繁榮。
絕大部分的菲律賓島嶼是火山活動的結果,大約 7,017 座島嶼的總面積將近 30 萬平方公里,這些島嶼的海岸線總長加起來是 17,458 公里,在世界上排名第二。但是,總人口超過 8,000 萬的菲律賓,至今卻仍然只有首都馬尼拉這么一座具有一定規模的集裝箱樞紐港。 2005 年,馬尼拉港的年集裝箱吞吐量超過了 260 萬標準箱,但是,卻仍然是一座受到來自政治、宗教、經濟和基礎設施不足等眾多問題困擾的不發達港口。
港口現狀
馬尼拉港是菲律賓的國門,但是其地理位置在全球東西向主干航線或者南北
向主干航線上并不享有顯赫的地位。因此,馬尼拉作為一座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的潛力非常有限。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菲律賓至今仍然是一個純進口國家,其 80 % 的出口集裝箱是空箱。半導體產品制造是菲律賓的拳頭工業,但是,菲律賓出口的半導體產品大多走空運而不是海運。不過,菲律賓的農產品,如蔬菜、糧食、水果和花卉等有大幅度發展,尤其是波蘿、香蕉和木瓜等水果的出口潛力不可小看。菲律賓各大島嶼正在興起的飼養業,也必將推動菲律賓的肉制品加工出口。有些專家指出,菲律賓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成為中國的農牧家禽產品的重要供應基地。還有,剛剛興起的菲律賓汽車制造業進展神速,有可能成為菲律賓大量出口的產品之一。
馬尼拉港有兩家港口公司,即國際集裝箱碼頭服務公司(以下簡稱 ICTSI )和亞洲集裝箱碼頭公司(以下簡稱 ATI )。 ATI 碼頭公司成立于 1990 年,主要從事菲律賓國內運輸,經營著南港集裝箱碼頭4 個泊位, P&O 港口集團公司擁股 35 %。該公司的年吞吐量為 100 萬標準箱。 ICTSI 碼頭公司經營著馬尼拉國際集裝箱碼頭的 5 個集裝箱泊位,側重于國際集裝箱運輸。年吞吐量已超過 150 萬標準箱。
美國不少制造商如微軟、戴爾等公司,開始到菲律賓投資,設立大型加工廠,這為菲律賓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促進了菲律賓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因此,菲律賓港口的潛力巨大,集裝箱碼頭的發展前途光明。
菲律賓港口的基礎設施,尤其是港口道路交通仍然非常落后。從馬尼拉市中心到港區的 6 公里路程,竟然要驅車 90 分鐘,由此可見當地交通擁堵之嚴重程度。而菲律賓人顯然對堵車現象熟視無睹,不少國際集裝箱承運人和國際港口投資商,對此望而生畏。 ICTSI 碼頭公司和 ATI 碼頭公司一直在催促菲律賓政府重視包括道路交通在內的港口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更新,要求菲律賓政府不失時宜地修改法律,鼓勵進一步擴大外資進入國內港口業。
港口聯盟
馬尼拉港是菲律賓吞吐量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港口。記者在港口采訪時看到,幾艘遠洋貨輪停泊在港口,碼頭上堆滿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集裝箱,各種大型裝卸機械、車輛在不停地忙碌著。 馬尼拉港口有5個集裝箱泊位,基本上都是滿的,每個月約有180條船在這里停靠,2006年的吞吐量是120萬箱,約為2600多萬噸,貨物進口量約占全國的4/5。2008年預計還會增加10%。
雖然馬尼拉港是菲律賓的國門,但由于它在全球地理位置主干航線上并不突出,所以馬尼拉港只是東南亞地區的一個支線港口。中國遠洋運輸公司菲律賓公司董事總經理藍春海認為:“東南亞國家,包括廣西南部的港口,最大的問題就是能不能選擇一個效率比較高,成本相對合理的一個港口作為這些國家的貨物集散地。”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進程的加速推進,特別是當前國際航運界希望在這個地區選擇第三個區域性貨物集
散港,將貨物運到這里后再轉運世界各地,這使得廣西的北部灣沿岸各港口和馬尼拉港一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對于廣西港口如何發展,藍春海總經理建議: “可以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機會和政策引進大的船務公司,把干線船放到廣西,或把周邊港口的貨集中到廣西來。”
廣西的港口與馬尼拉港等東南亞支線港相比,地理位置、港口腹地和硬件設施都很好,只要解決了貨源問題,加強人才等軟件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區域性的重要樞紐港,更好地為中國-東盟自貿區服務。
社會問題
盡管困難重重,菲律賓港務當局還是在 2004 年撥出了100 萬美元,用于改善馬尼拉港的道路交通,并投資新建一座馬尼拉客運碼頭。但是,菲律賓的港口業界人士普遍認為,由于馬尼拉的社會問題根深蒂固,錯綜復雜,菲律賓港口經濟的發展前途不在馬尼拉,而在菲律賓的其它地方。
菲律賓政府和菲律賓港務當局對于電子信息技術的開發利用十分重視,迄今已投資3 億美元,發展了菲律賓港口碼頭的電子信息通訊網絡平臺。這項電子信息工程已經在馬尼拉港啟用。
未來計劃
隨著運營泊位6,ICTSI預計年底前完成堆場7一期發展和增長18%MICT的進口能力。
馬尼拉,ICTSI的麗網關內陸集裝箱碼頭(LGICT)南部完成其第一階段的發展。內陸集裝箱倉庫(ICD),而作為MICT的擴展,增加了25萬標箱到
MICT的生產能力。它會通過在馬尼拉的卡蘭巴貨物多式聯運系統可以連接到馬尼拉,由于下游需求下降,該系統在2000年停止操作。
港口官網:http://www.ppa.com.ph/
港口詳情
|
港務局
|
Philippine Ports Authority, PDO Manila/Northern Luzon
|
地址
|
PNR Building South 港口 Manila Philippines
|
電話
|
527-44-14
|
傳真
|
527-44-14
|
800電話
|
|
UNLOCode
|
PHMNL
|
港口類型
|
海港
|
港口尺寸
|
很大
|
最大吃水
|
13.4米
|
基本信息
|
進港的第一個港口
|
是
|
需要提供預計的到港時間
|
是
|
公布
|
|
航圖
|
|
醫療設施
|
是
|
碼頭特征
|
碼頭大小
|
大
|
庇護
|
優秀
|
最大船只尺寸
|
超過500英尺長
|
碼頭類別
|
海岸防波堤
|
轉彎區
|
|
抓地良好
|
|
水深
|
航道
|
31 - 35 英尺
9.4 - 10 米
|
貨運碼頭
|
36 - 40 英尺
11 - 12.2 米
|
平均潮
|
1 foot
|
油堆場
|
26 - 30 英尺
7.1 - 9.1 米
|
通訊
|
電話
|
是
|
無線電
|
是
|
空運
|
是
|
電報
|
是
|
無線電電話
|
是
|
鐵路
|
是
|
裝載卸貨
|
碼頭
|
是
|
地中海停泊(Med-Moor)
|
|
冰
|
|
錨
|
|
海灘
|
|
升降機及起重機
|
100噸以上升降機
|
|
50-100噸升降機
|
是
|
25-49噸升降機
|
是
|
0-24噸升降機
|
是
|
固定式起重機
|
是
|
流動式起重機
|
是
|
浮式起重機
|
是
|
港口服務
|
靠岸
|
是
|
電器維修
|
|
蒸汽
|
是
|
電力
|
是
|
導航設備
|
是
|
補給
|
食品
|
是
|
燃油
|
是
|
碼頭
|
是
|
水
|
是
|
柴油
|
是
|
發動機
|
是
|
維修,船塢,鐵路及其他服務業
|
船舶修理
|
大型
|
海洋鐵路大小
|
大
|
消磁
|
|
干船塢尺寸
|
中
|
污壓載水
|
是
|
垃圾處理
|
是
|